
研究人員開發自動化激光工藝 用于水下切割板樁
據外媒報道,在意識到水下工作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之后,德國漢諾威激光中心(LZH)的研究人員與德國漢諾威漢萊比錫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合作,共同開發激光水下切割板樁自動化工藝。
鋼板樁是用來加固沿海區域的,而在需要修理的情況下,則可以用來抽干這些區域。如果必須拆卸這些鋼板樁,潛水員則需要使用割炬將板樁墻壁切割成更小的碎片。
通常,潛水員每天可以切割約20米,大約是0.07米/分鐘的速度。
在水下激光切割提高生產力高(LuWaPro)項目中,LZH的水下技術小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使用碟片激光器進行切割的工藝,潛水員只需進行監督即可。該方法可用于將通常為10毫米厚的金屬片材以高達0.9米/分鐘的速度進行分離。
可見度、水流或不平坦的表面使得水下工作更為艱難。
科學家在該工藝中實現了約2毫米的公差,使該系統能夠在水下作業期間對可能的影響作出適當反應。
該工藝通過兩種場景進行了測試:獨立金屬板在水下的切割以及混凝土回填板材。在第二種情況下,通過以20°的角度傾斜激光頭來實現。
與手動指導過程相比,另一個優點是監控過程的可能性。通過傳感器確定切割是否完成。而在以往情況下,由于水下可見度差,潛水員通常無法確定切割是否完成。如果潛水員佩戴常規安全護目鏡,則可以保證此過程所需的激光安全。